常见心理学错觉
常见心理学错觉
- 模式识别本能(Pattern Recognition)
人类天生倾向于从杂乱信息中找出“规律”,哪怕那些规律并不存在(错觉相关性 illusion of correlation)。
比如看到股价连涨三天,就预测明天还会涨。
- 控制错觉(Illusion of Control)
人会错误地以为自己掌握了未来走势的“控制权”或“理解力”,哪怕市场是随机的。
比如研究一堆技术指标后,就觉得“这次一定准”。
- 确认偏误(Confirmation Bias)
一旦形成某个观点,人就倾向于寻找支持它的信息,忽略或否认反对证据。
看多AI,就只看利好新闻,忽略估值泡沫的警告。
- 叙事偏好(Narrative Bias)
人更容易相信有故事的解释,而非随机噪音。
比如“英伟达是AI时代的英特尔”,听上去有逻辑,就更容易被相信。
- 可得性启发(Availability Heuristic)
人往往根据脑中最容易想到的例子来做判断,而非全面数据。
最近特斯拉暴涨,于是觉得“电车又开始牛市了”。
- 代表性偏误(Representativeness Bias)
把某个现象当作“整体的代表”,忽略实际概率。
一个冷门小票涨了100%,就以为“接下来轮到别的冷门”。
- 损失厌恶(Loss Aversion)+ 后见之明偏误(Hindsight Bias)
亏钱时急于扭转亏损,就容易靠主观判断“抄底”或“补仓”。 而事后容易说“我早知道应该卖掉”,但当时其实并不知道。
总结一句话:
人脑进化是为了在部落里生存,而不是应对金融市场,所以我们天生倾向于用情绪、故事、经验判断未来,而非概率与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