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📘 经济学笔记

🌿 基本原理

  • 经济学家不能预测影响经济体的消费或生产的因素,不是算命师。
  • 经济学与政治立场无关。
  • 自利是有效构建社会的方式。
  • “看不见的手”: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也会给他人带来好处。
  • 价格由市场决定,而非生产者。
  • 经济学家不怀疑房东、石油公司、银行贪婪,提高价格是因为市场供需变化。
  • 分工使工人专注于最适合的工作,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。
  • 分工带来规模经济效应。
  • 非经济学家将价格视为价值取向的体现,经济学家尽量避免价值判断。
  • “交换价值”与“使用价值”:钻石高交换价值低使用价值,水相反。

🗳️ 选举与公共选择

  • 投票率低。
  • 特殊利益团体的影响。
  • 多重选择导致结果可能无法反映多数人偏好。
  • 三方角逐中,自由派选票被分散,导致少数派胜出。
  • 抛弃民主政治是过度反应。
  • 政府由代理人组成,选民试图引导方向。
  • 有企图心的政府措施可能导致政局恶化而非改善。

🏛️ 宏观经济政策与目标

  • 四大目标:经济增长、充分就业、物价稳定、国际收支平衡。
  • 两大工具: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。
  • 财政政策:税收、支出、预算、赤字。
  • 货币政策:由央行制定,影响利率、信用、借贷与放款数量。

📊 GDP 与经济周期

  • GDP 定义:一年内生产的最终商品与服务的总价值。
  • GDP 公式:GDP = C + I + G + (X - M)
  • 1900–2010 年,美国发生 23 次经济衰退,平均每 5 年一次。
  • 2007–2009 年衰退影响深远。
  • 长期趋势向上,短期周期波动。
  • 经济增长具有复利效应,长期小差距会导致巨大生活水平差距。
  • 全球贫富差距:1870 年 9 倍 → 1960 年 38 倍 → 1990 年 45 倍。

📈 增长与生产力

  • 长期增长根本原因:生产力提升。
  • 三大驱动因素:
  • 实物资本增加
  • 人力资本提升
  • 技术进步
  • 对美国增长贡献:
  • 1/4 来自人力资本
  • 1/4 来自实物资本
  • 1/2 来自技术进步

🧑‍💼 失业与通胀

  • 失业类型:
  • 自然失业:结构性、长期存在。
  • 周期性失业:景气波动造成。
  • 欧洲自然失业率偏高的原因:
  • 高最低工资
  • 强大工会
  • 裁员阻力
  • 高福利与雇用成本
  • 零售业限制
  • 温和通胀优于通缩。
  • 一篮子商品 CPI 存在误差。
  • 政府通胀可降低债务实际价值。

🌏 贸易与资本流动

  • 贸易差额 = 出口 - 进口
  • 顺差(surplus):金钱流入
  • 逆差(deficit):金钱流出
  • 经常账户余额 = 商品贸易 + 国际服务 + 投资 + 单边转移。
  • 日本例:出口商品收美元 → 兑换日元 → 美元流回美国投资。
  • 借外债有意义,关键在于未来偿债能力。
  • 贸易逆差与国民储蓄率:
  • 储蓄率高 → 减少对外借款 → 逆差减少
  • 储蓄率低 → 借款依赖 → 逆差扩大

📉 总供给与总需求

  • 总供给量必须等于总需求量。
  • 同时追求四个宏观目标可能导致政策冲突。

萨伊定律

“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。”

凯恩斯法则

“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。”

  • 短期看需求,长期看供给。
  • 工资与价格刚性导致衰退。
  • 菜单成本(Menu Cost):价格调整的代价。

📊 菲利普斯曲线

  • 短期存在失业与通胀取舍。
  • 长期不存在这种取舍关系。
  • 美国自然失业率约 5%–6%。
  • 1970s 滞胀:通胀与失业同时上升。
  • 1980s 两者同步下降。
  • 1990s 均低于 1980s 中期。
  • 长期来看,经济回归潜在 GDP 与自然失业率。

🏛️ 凯恩斯主义 vs 新古典主义

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
强调政府干预与需求管理 强调市场自由与效率
关注短期就业与社会福利 注重长期自我调节
政策主动调整 市场自动恢复均衡
“长期而言,我们都已死去” 强调长期市场机制

💰 货币与银行

货币的三大功能: 1. 交易媒介(medium of exchange)
2. 价值储存(store of value)
3. 计账单位(unit of account)

Hjy 笔记:比特币不满足“计账单位”,不算好货币。

  • 银行通过放款创造货币。
  • M1:现金 + 活期存款 + 旅行支票。
  • M2:M1 + 定期存款 + 储蓄存款 + 其他货币形式。
  • 现代货币主要以银行账户形式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