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派生

信用派生
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银行放贷和金融机构的运作,把原有的货币基础“放大”成更多的信贷资金。

核心原理 1. 货币乘数效应 -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(基础货币)进入银行体系后,商业银行会拿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,剩下的贷出去。 - 借款人得到贷款后再存入银行,银行再以此为基础继续放贷。 - 这样一轮一轮下来,最初的 1 元基础货币可以“派生”出好几元的存款和贷款。 2. 信用创造过程 - 关键点不在“印钞”,而在银行体系基于信用的放贷。 - 放贷=新增存款=新增货币,因此信用扩张就是货币供应扩张。

举个例子

假设中央银行投放 100元 基础货币: - 商业银行必须保留 10%准备金,即 10元。 - 剩下的 90元贷出去 → 借款人花掉后又存入银行。 - 银行再保留 9元准备金,把 81元贷出去…… - 这样循环下去,最后全社会能派生出接近 1000元 的存款和贷款。

这就是所谓的“信用派生”或“货币乘数效应”。

意义 - 正面:推动经济增长,支持企业和个人融资。 - 风险:过度信用派生会导致债务膨胀、资产泡沫,甚至金融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