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任期内对华政策重大事件(2017–2021)
特朗普任期内对华政策重大事件(2017–2021)
-
2017年4月: 特朗普上任后首次与习近平会面,在海湖庄园举行中美高层会谈。气氛良好,双方启动“百日计划”,中国承诺开放市场,如进口更多美国产品(牛肉、金融服务等)。这是中美关系暂时的“蜜月期”。
-
2018年3月: 美国对中国发起“301调查”,指责中国侵犯知识产权、强制技术转让。同月,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,中美贸易战由此开启。
-
2018年7月–12月: 贸易战不断升级,几轮谈判无果。双方互相加征关税,波及产品范围逐步扩大到上千亿美元规模。
-
2019年12月: 中美达成“第一阶段贸易协议”,中国承诺增加采购美国农产品和服务,美方暂停部分关税。这是一次短暂的妥协。
-
2020年初: 新冠疫情爆发,特朗普开始指责中国隐瞒疫情,频繁使用“China virus”等称呼,外交口吻急剧恶化。
-
2020年5月–7月(科技与安全打击):
- 5月:美商务部升级禁令,禁止华为使用任何含美国技术的芯片制造工具。
- 6月:美国限制中国航司航班,反制中国限制美航复飞。
-
7月:关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,指责其从事“间谍活动”。中国反制,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馆。
-
2020年8月(打击中资科技企业):
- 8月6日: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要求TikTok在90天内出售美国业务,否则禁用。微信也被点名封杀。
-
同月,美国商务部宣布限制华为芯片供应链进一步收紧,连台积电、ASML等也无法供货。
-
2020年9月: 新疆棉花被制裁,美国禁止进口部分涉疆企业产品,指控“强迫劳动”。
-
2020年12月: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,进一步扩大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。
-
孟晚舟事件(2018年12月): 虽然非美国本土事件,但属美方主导。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,美国要求引渡,持续多年,成为外交敏感点。
这份 memo 基本覆盖了特朗普任内所有主要对华事件,体现出一个清晰的节奏: 初期示好 → 贸易战 → 短暂妥协 → 疫情后全面对抗 → 科技、舆论、外交全线压制。